2009年5月31日星期日

身份證,唔該。



“身份證,唔該。” 企圖湊夠數好交差的警察說到。

過去一年間,我被警察查了4次身份證,每次我都覺得匪夷所思,怎麽偏偏選中我呢?
前3次,都是大白天在人來人往的街上進行的,身邊一個個途人都對我報以奇怪目光,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像個地痞流氓。
老實說,查身份證有什麽意義呢?每次都是把我的名字和號碼抄下來就算了,也沒有什麽跟進行動,除了交差以外,我想不到任何原因。而且他們的態度也不怎樣,説話當中也不忘插入幾句損人的話。
有次,是星期天,我被問到:“你去哪?”
我說:“開會。”
他說:“星期天也要開工?”
意即,你不要騙我啊,我可是很聰明的啊。
我真想回他一句:“你也在開工啊。”
當然我沒有這樣回應他:識時務者爲俊傑,我才不費時間呢。
正因如此,我好一段時間看見警察就繞路,倒不是說我做了什麽虧心事,我不過是想避免麻煩罷了。
但我想,一直避下去也不是辦法,與其看人之不是,倒不如發掘一下查身份證這件事有沒有什麽值得我欣賞的地方。身為辯論員的我,自然少不了一套“情人眼裏出西施”的本領。
首先,我認爲(或者是逼自己認爲吧),警察查身份證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如果連警察都懶理那些可疑人士,又何來治安呢?(話是這樣說,難道我就長得很賊相嗎?只能幽自己一默了。)
再來,警察查身份證態度必須強硬,警力是治安最前綫,也往往是最後一道防綫,必須展現出一種威嚴和認真,偶爾說說損話不過是想讓小混混聽話點罷了。
最後,警察查某個人的身份證,説明哪個人衣著或是髮型太過火了一點(爲什麽“西裝友”不會被查?因爲是西裝嗎。),被查的人也該反省一下,或者至少留意自己的儀容。
結果,懷著這樣的心態,我前幾天被第4次查身份證。
“先生,可以看看你包裏的東西嗎?”警察問到。
“好啊,你看,有泳褲啊,拖鞋啊,還有Dan Ariely寫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我笑著回應。
“可以了可以了,請把身份證給我,我要登記一下。”他回應道。
“好的,請稍等......”然後我把身份證遞了出去。
“嗯......可以了,你可以走了。”警員道。
“好的,麻煩了。”我微笑道,大步走開。

如果說只讓我說出一種我從辯論裏學到的價值,那就是,
凡事總有兩邊,哪怕你需要一點創意才能發現另外一邊的風景。

4-6-2009 7:35pm
約翰惠根 HK
實行“吹水再增值”

VIIV

2009年5月28日星期四

路見“不評”;鋒芒“不露”


再談内修。
講起内修,我想我們可以從字面意思入手,第一步,就是要内斂一點。我這裡說的内斂,不是指那種連話都不敢說的性格,不是指自閉。我指的是對説話的尺度、分寸、多少的掌握。能掌控這種内斂的人,想必在任何場合,面對任何人物都能應付自如;相反,説話不懂分寸,或是過分狂妄的言論的結果,只能是令人討厭。
什麽才算是言語上的内斂呢?我有這麽一個指標:

路見“不評”;鋒芒“不露”。

好,先解釋一下路見不“評”是什麽一回事。
我曾經有過很多次這樣的經歷,當我跟一些朋友或是家人上街閒逛時,有時候會迎面而來一些感覺比較異常的陌生人。可能是一個唐氏綜合症患者,可能是一個略爲肥胖的人,也可能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人(絕對沒有任何貶義成分,純粹有事說事)。然後身邊人就會立即對這些素未謀面,又無任何恩怨瓜葛的人士評頭品足,說人家是豬八戒,或是低能兒,或是丑八怪等等,好像對方的存在是一種罪惡般。
通常遇上這些情況,我都完全不會搭理。這是路見“不評”。
人家怎樣怎樣,什麽時候輪到你來説三道四的?Hello~你是誰啊?
常說損人不利己的事不要做,但這種惡意批評既損不了人,也利不了自己,無聊至極,少做為妙:令人難堪,不會令自己變得更好看,只會讓人覺得你沒有本事,只能靠詆毀別人,讓自己的相對形象提升。實際上形象,或者是印象這東西,倒不如說是個絕對概念 :你是個怎樣的人,人家心裏早就有個底,而且往往是難以改變的。

壓低人家來提升自身的進階版,就是瘋狂吹噓自己,企圖直接改善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依我來看,這同樣是要不得。
其實我以前也常犯這種錯誤,説明白了就是“串過頭”,有時候把話説得太絕,挽回不了,反倒讓自己失禮。我一直都是那種藏不住秘密的人,尤其是關於自己的正面秘密。比如説我在某個某個測驗裏拿了個A,我會不斷追問其他人的成績,然後等他們問我:哪你又怎樣啊?然後我就可以很帥氣地說:哦,沒什麽,A而已。
現在回頭一看,這真的是缺德得可以。
“串”還不要緊,而且還要故作謙虛,這也太不厚道了。
人,又何苦處處相比呢?是不是非要跟人家說自己有多麽多麽了不起,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呢?
我相信沒這個必要,説道尾,重要的是我們是什麽人,而不是我們有些什麽。真正有本領的人,自能從生活中體現價值,根本不用多作宣傳,往往都是人家在不經意下,發現他們原來是“世外高人”,然後對他們的謙虛内斂肅然起敬。
這不是更“帥”嗎?
惟恐天下不知其長的成功人士比比皆是,但對自己成就絕口不提的人又有幾個?
鋒芒“不露”比鋒芒畢露要難得多,太多了。

内修之道
長遠之路
路見不評
鋒芒不露

28-5-2009 4:07pm
約翰慧根 HK
實行“吹水再增值”

2009年5月25日星期一

Right, I'll just spill it out : I suck in socializing.


I've got a very successful routine in approaching a stranger and get to know him. Basically it's a 3-step exercise.
Step 1: Go forward, smile, and Hi.
Step 2: Chat (given that i share with this person at least one common interest, if not then some hollow conversational vacuum will probably sets in and spare me the last step).
Step 3: Give my email (or moblie no.), get his.

Mission accomplished.

It's quick, effective and sharp. No blur, no hesitation, no shyness whatsoever. I feel like a king everytime I record new encounters on my phonebook.

Well, so far so good.
But the thing is, then what?

I mean, I have no problem acting extrovert and friendly and any other positive value you can think of that assists human network building during the first encounter. But then as you may know (well surely I'm the one that knows the best), after getting a string of email, I come pretty much to the end of the story. No follow-up whatsoever. I don't know if it's just me or if it's something common to any typical 19-year-old geek, like the one typing his heavy emotion out loud here. Every time, I mean, EVERY SINGLE TIME, I get lost in the attempt to keep connected with someone new to me. How should I even get started?!!? Just to give you som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 reckon any form of one-on-one hangout, be it a movie meeting, a cafe meeting or anything, something strange to do with someone I newly know. Well it's even stranger if it's a lady because it seems like something out of the scope of friendship, and I might not even qualify as a friend at all since I might have only met that person once. Yet besides these pastimes, I'm not really creative enough to come up with any other alternative. And the only hideout for me in this kind of circumstance is regrettably, indirect conversation. Yup, that's why you see me a lot on MSN and on FACEBOOK, because I'm that a little coward trying to live in his fantasy that words alone can get somebody permanently and adequately connected with another person. Not until recently that I discovered this practice is much worse than what I've expected before. Sorry to be innocent but I did think that internet is such a gift that can channel my words and feelings over to another someone with high convenience. But I don't do anymore. Right let's face the inconvienent truth : internet sucks. It sucks in a way that it makes you feel good, but at the same time eating away your passion in directly confronting someone in a more sincere manner : to do it face to face. Well, you might argue that 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kick "internet network building" out of our lists, but hey, it's an outgoing person's priviledge, if you don't even know how to socialize with others in the real world, in a more humane way, don't ever dream that you can get things done on the net. But that's why I'm a loser as I really don't have any solid idea as to how to keep myself involved in a friendship, or to initiate one, let alone all that fancy hangout stuff that makes a friendship fun. Well, sorry to tell, I'm still lacking the solution to that. For those who I know and believe in their capabilities in socializing, please drop me a few tips. And for those who I know and think in the following way, "hey I don't know you much Jason, why on earth would i be interested in helping you huh ?", I am sorry, it's not that i didnt care before, I just didnt know how. I REGRETTED SO MUCH on not pushing myself to take that little extra step 4, and I still do, and I would only wish to know how to say "I won't anymore".

25-5-2009 00:10pm
John Wagon HK
Let's add value to bluffing

2009年5月20日星期三

追逐夢幻


如果說在經過金融風暴後,我還能從西方人身上學會什麽正面價值的話,我想,那就只剩下他們追逐夢幻的意圖。
注意,是意圖而已,是一種動力而已,成不成功是另外一件事。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我對於“夢幻”的看法。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希望生命裏可以多添一點精彩的夢幻,少一點乏味的真實。不同人有不同的夢幻需求,比方説我的夢幻需求是擁有一個完全由我設計的公寓(是公寓,是像電影蝙蝠俠裏的高層公寓),有些人的夢幻需求是希望有能力每年帶家人遊歷一個國家,一個少年的夢幻可能是讓女朋友享受一次韓劇式的遊樂園約會,如此等等。
所以簡單來講,夢幻就是任何較“不實際”的想法,注意,“不實際”不代表“不切實際”,因爲依我看來,夢幻的本質是一些可以觸及的事物,不過是因爲旁人的目光、自身的猶豫或其他因素(當然,鈔票也是一大阻滯)導致我們不想追尋那些我們有能力實現的夢幻。
最近我在讀一本講述行爲經濟的閒書,當中描繪了美國人的瘋狂花錢習慣,原來在美國平均每戶人家欠債達7000美元,人均儲蓄率更是難以想象的負數 -- 對了,負數代表他們不光存不到錢,還要靠儲蓄、借錢過活。
當然,美國的例子不是什麽decent fact, 但我想說的是,其實他們都是肯追逐夢幻的人,不過最終走火入魔。西方人花錢豪爽是路人皆知,偶爾在超市甚至HMV看見西方婦人無一不是推著個裝得滿滿的推車。亂花錢自然是不要得的,但我想,他們背後那種“you want something,you go get it”的精神還是相當值得學習的。辜勿論行徑本身,但以夢幻作爲人生宗旨的態度,我覺得是每個人都需要的。
相對與美國人用借錢來“get things”的猖狂,亞洲人的過分儲蓄習慣又好像保守了一點。儲蓄的習慣讓亞洲人失去了追逐夢幻的念頭:有錢?存了再説。但我總是想,如果光是發現存摺上的數額增加,但生活素質卻沒有大改善,那麽存錢又有什麽意義呢?錢,需要被花費,才能體驗價值,才能變爲assets(其實cash也是算在assets裏的,不過我個人的看法是,cash換來的東西才是assets -- 能提高生活素質的就是assets)。
錢,談得多,掃人慶。
要不我就嘗試從另外一些角度看看東西方追逐夢幻的情況。
最近一次辯論比賽裏,認識了個叫Brendon的美國交流生,他說他的major是China Studies,也就是中國研究。我問他:Why China? 他說:Why not!他的解釋是他想多了解這個他口中的exciting place。然後他會投身NGO機構,為世界做點事,然後再讀個MBA,提升自我競爭力。說著說著,原來他的計劃藍圖已經覆蓋了未來10年。
我們又有沒有一些較“夢幻”的計劃呢?有人想過要以傳教為終身職業嗎?有人想過在NGO工作嗎?什麽?你問我什麽是NGO?
或許事情未必真如我想的那麼壞,也許真的有人有過這個念頭,不過肯全心追逐夢幻的人又有幾個呢?爲什麽沒有人敢讀哲學?爲什麽人們覺得人文科學都是雞肋?爲什麽當義工會被人覺得是底下行業?爲什麽每個人都突然想讀BBA,然後找份朝9晚6的工作,然後將每天的過程重復10000天,然後退休等死。
是的,我也是當中一員,也是跟大家一樣不敢抓住夢幻的人。
如今,我後悔,今天的我要打倒昨天的我(老友,請容我借你此句)。
我們都認爲肯追逐夢幻的人是白痴。實際上我們才是白痴,因爲我們根本沒勇氣追逐自己的夢幻,我們沒有那個信心,我們總擔心人家要把我們當白痴,所以不敢伸手拿屬於自己的東西。
西方人用過火的借款來讓自己夢幻成真,東方人用懦弱掩埋自己的夢幻。
相較之下,我寧願認可西方人的做法,人,不是爲了責任而生存的,世界上沒有非要你怎樣怎樣活的教條,維持現狀,不代表你能忍辱負重,依我看來,這是撤撤底底的敗在自己手裏。
What defines you is not what you were, are and will be. What you want to be does.

20-5-2009 6:00pm
約翰慧根 HK
實行“吹水再增值”

2009年5月15日星期五

難道語言也有分貴賤?


剛剛想到的一個有趣話題:如果將“I have a dream.”這句話用中文來講,還會不會是句名言呢?
人權領袖馬丁路德金一句簡簡單單的“I have a dream”,成爲了傳頌千古的經典,但仔細嚼嚼,這名言是不是太粗糙了一點啊?
沒有任何修飾,僅僅是符合了主語謂語賓語的句子基了本結構。
用字顯淺得可以,dream這個字,我想連在盧旺達的阿婆也知道是什麽。
好,讓我們來個空想實驗吧。
假設中國出了個像馬丁路德金的人權鬥士,姑且管他叫陳大文。
陳生在天安門前作大型講話(我知道這不可能,所以才叫“空想”實驗嗎),他激昂高亢的
開場第一句是:“我有一個夢!”
......
全場哇然,同時有一個念頭飄過:這算什麽開場白啊?小學生寫“我的志願”嗎?
那句“我有一個夢!”最終沒有成爲經典,反而成爲了人們嘲笑陳生的把柄。

還有一個例子。莎翁名著Hamlet中的一句“To be or not to be?”又是一個經典,但換成中文來説卻又變得不怎麽樣了
“做,還是不做?”
比較像三級片對白吧。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
爲什麽同一句話,用英語說就那麽令人印象深刻,用中文說就那麽的幼稚無聊、平平無奇呢?
是不是語言也有分貴賤?

老實說我還沒完全想通。但我也有一點看法。
最折衷的解釋就是,正因爲近代外國的強大,讓人覺得英文的確存在著優越性,因此不管是毫無手法可言的“I have a dream”,還是平凡無奇的“To be or not to be?”都總能讓人感到很有深度。
實際上説話那個人可能根本就沒有讓句子聼起來有深度的意思,純粹是聼者多情,自動替句子安插了一個廣闊無垠的背景,加上一些鹽、一些醋,讓句子的意義超越了字面意思。就好像一套新電影上畫後,總有不少人嘗試“解破電影情節謎團”,硬是將不少複雜的概念套在了電影上。實際上導演可能從頭到尾壓根兒就沒那個想法。
這可算是言者無意,聽者有心。

另外一個解釋就是,中文字太多,變化太多,讓意義直接的句子聼上去太淺白。且看溫總每次説話都要引經據典,就知道不抛點真正高深的東西出來,是無法抓住別人注意力的,至少中文是這樣的。

各位如有高見,請提出,這個問題纏繞了我一整天。

16-5-2009 0:16am
約翰慧根 HK
實行“吹水再增值”

2009年5月11日星期一

絕殺 -- 和坐地鐵


在籃球比賽的世界裏,有這麽一個術語:絕殺。
絕殺,亦即在比賽臨終結前作出投射並成功得分,反敗爲勝。
絕殺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
(1)被絕殺的一方決無反擊機會,因爲比賽時間已結束,一切塵埃落定,無仇可報。
(2)也因爲絕殺的存在,讓籃球比賽(或是其他競技比賽)變得相當難以預測,是勝是敗,命懸一擊。
成功絕殺的一方自當興奮莫名,因爲這勝利可算是檢回來的;被絕殺方則必然愁雲慘霧,因爲勝利就這樣在指縫裏溜走。
好了,籃球課上完了,我想說什麽?

其實人生處處皆是“絕殺”和“被絕殺”的機會,能否掌握好“絕殺”契機和懂得如何避免“被絕殺”,是走往成功道路上一大課題。
來回於天后和中大,坐地鐵對我而言是家常便飯。想不到最近我才發現,原來地鐵跟“絕殺”這玩意兒還挺有淵源。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列車發出“嘟嘟嘟嘟”的聲音時,就代表車門馬上關上,請乘客留意。同時這也是一個“絕殺”機會的警號:衝得上車,算我絕殺成功;衝不上,被絕殺的就是我,車門一關,無仇報。
後來我想想,到底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增加我成功衝上車的勝算呢?如果我早一點走到月臺,那麽不就根本不用“絕殺”,而是可以舒舒服服地走進車廂了嗎?好,下次我就走快兩步。
從此以後,我養成了不管當天多麽不願意,也必須快步主動走下電梯,到達月臺等車的習慣。雖然走快兩步不一定就能趕上車(試想一下,辛辛苦苦地快步走到月臺,發現列車剛開走,其實很鬱悶),但道理上而言,我總算嘗試過,最終能否輕鬆步入車箱,或是“絕殺”上車,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嘗試過後失敗和主動放棄,不能相提並論。
我的結論是,當一切都要靠“絕殺”來了結時,你已經做得不夠好了。不論是成功“絕殺”,還是不幸“被絕殺”,那只是運氣問題,跟個人的能力修為無甚關係。只有努力改善現狀,才能避免“絕殺”的必要。正如企圖趕地鐵,倒不如早點起床,或是兩步拼三步地走。


嚴正聲明:衝門乃危害健康之行爲,請不要隨便進行


11-5-2009 8:47pm
約翰慧根 HK
實行“吹水再增值”

2009年5月8日星期五

每個人都是摔跤王


正當Slumdog Millionaire在橫掃奧斯卡各大小獎項,讓Ballywood走入人群眼中之時,我卻一再回味著那個摔跤王的心路歷程。
那個在電影“摔跤王(The Wrestler)”裏的中年男人,曾經是紅極一時的摔跤王,20年後,他年華已逝,家庭也不和睦,孤獨一人住在隨時會被房東收回的車屋裏。多年的藥物注射和激烈的摔跤表演,讓他無法不屈服於現實。一場慣常的比賽後,他終於倒了下來。
醫生斷定他不能再摔跤了,他的心臟不再年輕。
失去讓自己散發過光輝的戰場,回頭一望,他真的是一無所有。
人到中年,刹那間,一切都不再熟悉,沒有人願意關懷這個過氣的摔跤手。
拿著女兒小時候的照片,心想應該聯繫一下她了。他欠她太多了。
笨拙的一份小禮物,讓叛逆的女兒暫時原諒了這個辜負過她的父親,他們翩翩起舞。
但終究因爲父親的健忘失約,讓女兒再度痛恨這個早已輸無可輸的可憐人。
希望轉瞬即逝,摔跤王在擂臺下被自己心愛的女兒重重摔了一跤。最痛的一跤。
他嘗試靠在超市幫忙過活,他想擺脫自己摔跤的過去。
不行,他無法背叛自己。不當摔跤手的他,原來什麽都不是。
他決定冒著心臟不能負荷的危機,再度應邀參賽。他背叛了自己的身體,但成全了自己的靈魂。
他縱身一躍,施展自己的“大錘絕技”。
電影就此結束。
片尾曲異常動人,留意歌詞:


每個人都有讓自己能發光發熱的擂臺,但無可奈何地,我們終有一天要退下來,並且在另外一些擂臺上遭受挫折。人人皆是。
到最後我們都是have nothing to lose的摔跤王。
只要忠於自己,也就沒什麽好冤的了。

“Have you ever seen a one-legged dog making its way down the street?
If you've ever seen a one-legged dog then you've seen me

Then you've seen me, I come and stand at every door
Then you've seen me, I always leave with less than I had before
Then you've seen me, bet I can make you smile when the blood, it hits the floor
Tell me, friend, can you ask for anything more?
Tell me can you ask for anything more?”

8-5-2009 1:23pm
約翰慧根 HK
實行“吹水再增值”

2009年5月5日星期二

内外兼修 -- PAGEONE


其實我很喜歡書。
每次經過又一城的PAGEONE書店,難免要進去耗上一個小時。PAGEONE可愛的地方,在於其氣氛,無論你站在那裏看多久,也沒有人會在意,每個人都沉醉在自己的手中卷,好像天塌下來,也沒有人會願意把目光抽離。
但可能是從小爸媽的教導,讓我覺得買書是個不智的行爲,因爲他們總說,書,借就好。
但漸漸長大後,我開始明白一個道理:有時候你不付鈔的話,你是不會珍惜的。
加上有不少放在PAGEONE賣的書根本就無法在圖書館找到。所以,我決定要書。
但當然了,我還是會先在店裏打打書釘,這我想是可以理解的。最吸引我目光的書,其實是那些講設計的書。室内設計,我喜歡;建築,更喜歡;平面設計,超喜歡;商業LOGO設計,欲罷不能。看著看著,原來人的創意還可以用這麽顯淺(但偏偏我們想不到)的方式呈現。真是妙得很。房屋的裏外設計也是我無法不看的一環,從小到大都想設計自己的Dream House,心裏也有過不少想法,但再細看大師的傑作,我是概嘆啊!怎麽可以設計到這麽迷人的地步啊!是怎麽想出來的!面對著設計書籍,我是不折不扣的頑童一名。
不過,我是真的買不起設計書,每本都是3xx,4xx元的。沒辦法,都是彩圖,印刷費自然貴。
那我都是買些什麽書呢,其實都是那些比較有趣味的politics或self-development的書。
比如昨天,我就拿下了這兩本:
(1) Dan Ariely 的 Predictably Irrational
光聼名字就知道不能錯過啦。

(2) Malcolm Gladwell 的 blink :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又是個吸引人的標題。我統稱這類型書籍為“標題黨”,而通常我對“標題黨”都沒什麽免疫力。























回到内外兼修這個主題,什麽叫内外兼修。
是這樣的,最近我對自己,也就是我這個人的發展很是關注,我希望盡量在各方面都做到好,這裏指的遠遠不止是讀書的問題,更多的恰恰就是self-development的話題,如何提升自我修養,如何更好地與人交涉,如何BE A BETTER MAN。這是内修。
我希望在外修上也能做得更完美,比如説衣著啊,行爲舉止啊,相貌等。
以前我總有一個感覺,就是内外修為,如魚與熊掌,得一不得二。能讀書的都是宅南,潮男都讀不成書。但我想把這迷思打破,我要兩者兼得。
PAGEONE是我内修的第一步。
至於外修,我想其實PAGEONE也能提供:它有最齊全的潮流雜誌。

5-5-2009 3:28pm
約翰慧根 HK
實行“吹水再增值”

2009年5月2日星期六

小玩意

興趣無分貴賤,有錢的,可以耗上萬元搞音響,像我這樣的學生哥,其實也可以考慮以小玩意作爲收集對象。集郵可能是最普及的,但我天生特立獨行,我不集郵,我集罐!
不錯,任何有特色,有個性的汽水罐、膠瓶、玻璃瓶都是我的收集目標。
此圖乃是本人一部分的珍藏(另一部分在搬家時被迫扔掉,後悔非常)。
你可能會問,怎麽我會那麽鍾情飲料的罐子呢?
很簡單,我愛喝東西,出於愛屋及烏的情懷,就索性連罐子都收藏起來。
有時候看著一大堆五顔六色的罐子,就感覺特別開心。原來罐子除了個別有特色外,擺在一起也是一幅畫。
我覺得,其實興趣嗎,也不需要什麽特別的培養,你喜歡某些事物,就把它延伸作爲你的興趣唄。我喜歡喝飲料,就儲罐。我有個朋友喜歡到不同餐廳吃東西,就把不同餐廳的牙籤套作爲收藏項目。或者如果你喜歡行山,也可以在每個你去過的山頭上挖點泥,放到小瓶子裏,收集個一兩年,回頭一看,發現原來一堆泥都可以是那麽動人美好。
興趣就是愛好的延伸,以獨特的方式紀念自己的愛好,成就自己獨一無二的興趣。

2-5-2009 12:32pm
約翰慧根 HK
實行“吹水再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