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5日星期五
難道語言也有分貴賤?
剛剛想到的一個有趣話題:如果將“I have a dream.”這句話用中文來講,還會不會是句名言呢?
人權領袖馬丁路德金一句簡簡單單的“I have a dream”,成爲了傳頌千古的經典,但仔細嚼嚼,這名言是不是太粗糙了一點啊?
沒有任何修飾,僅僅是符合了主語謂語賓語的句子基了本結構。
用字顯淺得可以,dream這個字,我想連在盧旺達的阿婆也知道是什麽。
好,讓我們來個空想實驗吧。
假設中國出了個像馬丁路德金的人權鬥士,姑且管他叫陳大文。
陳生在天安門前作大型講話(我知道這不可能,所以才叫“空想”實驗嗎),他激昂高亢的
開場第一句是:“我有一個夢!”
......
全場哇然,同時有一個念頭飄過:這算什麽開場白啊?小學生寫“我的志願”嗎?
那句“我有一個夢!”最終沒有成爲經典,反而成爲了人們嘲笑陳生的把柄。
還有一個例子。莎翁名著Hamlet中的一句“To be or not to be?”又是一個經典,但換成中文來説卻又變得不怎麽樣了。
“做,還是不做?”
比較像三級片對白吧。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
爲什麽同一句話,用英語說就那麽令人印象深刻,用中文說就那麽的幼稚無聊、平平無奇呢?
是不是語言也有分貴賤?
老實說我還沒完全想通。但我也有一點看法。
最折衷的解釋就是,正因爲近代外國的強大,讓人覺得英文的確存在著優越性,因此不管是毫無手法可言的“I have a dream”,還是平凡無奇的“To be or not to be?”都總能讓人感到很有深度。
實際上説話那個人可能根本就沒有讓句子聼起來有深度的意思,純粹是聼者多情,自動替句子安插了一個廣闊無垠的背景,加上一些鹽、一些醋,讓句子的意義超越了字面意思。就好像一套新電影上畫後,總有不少人嘗試“解破電影情節謎團”,硬是將不少複雜的概念套在了電影上。實際上導演可能從頭到尾壓根兒就沒那個想法。
這可算是言者無意,聽者有心。
另外一個解釋就是,中文字太多,變化太多,讓意義直接的句子聼上去太淺白。且看溫總每次説話都要引經據典,就知道不抛點真正高深的東西出來,是無法抓住別人注意力的,至少中文是這樣的。
各位如有高見,請提出,這個問題纏繞了我一整天。
16-5-2009 0:16am
約翰慧根 HK
實行“吹水再增值”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1 則留言:
"I have a dream" => "我有一個夢想。"
"To be or not to be" => "有所為有所不為。"
發佈留言